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资料频道 > 专辑 > 如皋解放60年大事回顾 > 正文

如皋解放60年大事回顾:沿江开发实现“五年巨变”

  2003年,为进一步落实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如皋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沿江开发的战略决策。2003年6月18日,如皋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由江苏省社科院牵头组织、国家有关部委、省、市部门及高校专家评审通过。规划在宁通高速公路以南、如海运河以西、四号港东的120平方公里区域,高标准建设基础施工程。五年来,如皋沿江开发实现了“五年巨变”。

2003年完成主要工程:如港一级公路,全长44公里,总投资4亿元;疏港公路一期,全长5.04公里,总投资6000万元;疏港公路长青沙段备土开工,全长4.5公里,总投资8000万元;沿江一级公路如皋段开工建设,全长14公里,总投资2.1亿元;堤顶公路,全长27公里,总投资500万元;长江中汊导流堤,全长3000米,总投资5000万元;开工建设110千伏变电所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港区主干道绿化20万平方米。初步呈现沿江经济建设的全新环境,实现沿江开发“一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

2004年,全方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总投入4.4亿元、长40公里的如港公路,全线贯通可通航5万吨级的“三超”巨轮负10米等深线的航道。利用1300多公顷滩涂和广阔腹地、区内居民稀少、开发空间大、开发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主攻大客商、大项目、大外资,围绕产业定位招商。2004年如皋港完成合同外资17686万美元,到账外资4097万美元,引进市外资金6.1亿元,项目投入6.067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量10亿元,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2亿元,完成预算内财政收入3338万元。

2005年,沿开发实现“三个突变”,“一区三园”进一步科学整合沿江资源。三年完成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设施投入27.1亿元。建成5万吨级专用码头3座,开工建设4个5万吨级公用码头。落户港区项目59个,超千万美元项目19个。2005年,韦德项目、棕榈油深加工等三个超亿美元项目相继落户港区。同年11月7日,如皋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修编在南京通过专家评审,标志着如皋沿江开发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旨在大力整合沿江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如港新城区和临港产业园、现代物流园、生态养生园(简称“一区三园”)。

2006年,如皋港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4.6亿元,新城起步区建设框架全面拉开,一类口岸开放申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被纳入国家“十一五”一类口岸开发规划。江苏沿江开发人才市在如皋港揭牌落户,成为江苏省惟一面向沿江8大市15个县(市)的大型省级专业人才交流中心。经济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2亿元,形成“三横三纵”的开发框架。如皋已初步形成以如皋港开发区、如皋经济开发区和中心城市三大主体为龙头,辐射带动全市1477平方公里的大沿江开发开放格局。

2007年,沿江开发开放如火如荼。如皋港区完成规模工业产值61.5亿元、销售收入60.2亿元、利润2.6亿元、财政收信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1亿元,分别增长107%、168%、122%、143%和121%。功能配套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一类口岸将获批开放。熔盛造船、德源高科、沙钢物流、华电如皋电厂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开工、投产。熔盛造船首制船顺利下水,同时签约韩国、挪威、希腊等11个国家和地区著名船东64条船的订单,总造船930万载重吨,居中国民营造船企业首位,为把如皋港区打造成“中国船舶工业第一城”提供强力支撑。6月份,如皋历史上投资额最大的项目--沙钢集团如皋港冶金物流加工配送中心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近300亿元,建成后销售收入达620亿元,利税总额65亿元。一个华东地区最大的服务长江中下游造船、汽车、家电、交通、装备制造业和沿江钢铁业的仓储、加工、包装、配送及信息交易配套能源转换装置的现代化物流加工配送中心正在形成。项目的实施对加快沿江开发、推动跨江联动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月底,中国华电集团决定在如皋港区投资兴建总投资280亿元的“华电如皋电厂项目”,规划建设8×10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一期规划建设2×1000MW 机组。全部工程竣工投产后,预计可形成利税近40亿元,不但可以满足如皋、南通乃至整个江苏电网电力的需要,而且还能为上海提供电力保障。

  沿江开发开放的高歌猛进,使如皋沿江的港口优势正成为吸引国内外资本的强磁场。2007年10月28日,第五届中国如皋沿江经济洽谈会成功举办,共签约项目152个,总投资额达844.86亿元。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如皋 大事记
责任编辑:王磊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