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如皋市委书记 何益军
市民们、朋友们、同志们: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雉水大地上,我们挥手作别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2022年,一起迎接饱含希望、令人憧憬的2023年。在这律回春渐、新元肇始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中共如皋市委、如皋市人民政府,向全市父老乡亲、在外乡贤、驻如官兵以及所有支持、参与如皋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诚挚的新年祝福!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过去的一年,面对远超预期的多重困难挑战和艰巨繁重的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聚焦产业兴市、创新强市、生态立市,坚定信心、克难奋进,创新实干、勇毅前行,推动如皋跃居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12位、全国百强县(市)综合实力第19位, “强富美高”新如皋正展现出越来越清晰的现实模样。
这一年,“奋进如皋”豪情满怀。我们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精心组织“喜迎二十大、再次战高沙”主题教育,在全市上下掀起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发展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全市上下始终不渝的牢固信念、坚定自觉的一致行动。
这一年,“实力如皋”再创佳绩。我们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始终坚定进的信心、保持拼的状态,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全部工业应税销售、规模工业应税销售增幅均居南通前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增量南通第一,六大优势产业链占规模工业应税销售比重提升至84%;斯堪尼亚、金鹰产业园、霖鼎光学等重特大项目启动建设,6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顺利投产;高新区“一区多园”改革顺利实施,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建设列入南通“一县一改革”清单,龙游河科创走廊加快建设,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个、“飞地孵化器”4家,净增高企数占南通近1/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过半,成功入选南通唯一省“科创江苏”试点县市,获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成功标注了如皋发展的新高度。
这一年,“美丽如皋”绽放新姿。我们坚持精准精细标准,加快城乡融合、内外兼修,以全国文明典范城为统领的城市创建顺利推进,23.0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完成改造,中山路、外城河外环道路等得到提升,北沿江高铁、张靖皋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保障有序,两河两岸生态廊道、如皋医学中心、金融集聚区等开工建设;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总数南通最多;滨江景观带等高标准建成,大气环境质量趋稳向好,农村生活污水“四化治污”做法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精致城区的功能不断完善,“美丽如皋”建设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这一年,“幸福如皋”更加多彩。我们恪守为民初心,聚焦共建共享,严格执行国家疫情防控方案和落实二十条、新十条优化措施,有效经受住省内外多起疫情冲击;城镇新增就业创业1.4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3%、7%;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化,义务教育均衡全省领先,“双减”成效获教育部点赞,入选推进建设“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县;文旅事业繁荣发展,支云足球成功冲超,古运盐河城区段考古勘探取得新收获,上榜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安全生产“三年大灶”圆满收官,群众安全感全省第一,“诚信如皋”“大爱如皋”幸福画卷渐次铺展,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更有质感、更加多彩。
春夏秋冬,一路走来,几多艰辛,几多欣慰!在这非比寻常的年份里,我们深切感受到,雉水大地上正持续激荡着治沙精神,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每个人前进的脚步,正叠加成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每个人挥洒的汗水,正描绘出“强富美高”新如皋建设的美好图景。时间长河定会铭记难忘的2022年,镌刻下145万如皋儿女的守望相助、团结奋进。在这里向大家真诚地道一声:辛苦了!
对过往最好的回望,是创立新的业绩、创造新的辉煌。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迈向“后疫情时代”的过渡之年。我们将把奋斗与实干作为新年最好的“打开方式”,一笔一画将宏伟蓝图从“大写意”绘制成“工笔画”,拼尽全力成就家家户户的“小愿景”、实现老老少少的“新期盼”,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如皋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新的一年,让我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怀揣梦想、汲取伟力、携手并进,加快高质量建设南通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共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如皋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衷心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衷心祝愿如皋的发展一年更比一年好!
衷心祝愿全市人民新年快乐,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