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搬经镇的“五一农民暴动”首攻文武殿遗址纪念碑。□记者马志刚摄
1927年7月,中共如皋县委成立,谱写了如皋革命史上的新篇章。
王若飞来如
在如城北部,有一个居民小区,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叫“百花苑”。老如城人都知道,这儿之所以叫百花苑,是因为这里曾经有一座百花亭。当年,就是在百花亭里,王若飞策划了轰动大江南北的“五一农民暴动”,掀开了如皋人民武装斗争的新篇章。
如皋县委成立后不久,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第一枪,全国各地的武装暴动随之风起云涌。1928年初,江苏省委出台了关于各县农民暴动的计划,并派出一些得力的干部到全省各地巡视,当时到如皋来巡视的,就是江苏省农委书记王若飞。
王若飞,中共早期杰出领导人之一。来到如皋后,他召集人员在百花亭秘密召开了一个通宵会议,部署如泰农民暴动的地点、计划和策略。随后,如皋、泰兴两县县委召开联席会议,确定泰兴以东乡刁家网为中心,如皋以西乡卢港、江安为中心,两地毗邻,相互照应,于5月1日同时举行起义。
首攻文武殿
4月28日,泰兴县委书记沈毅带人在泰兴打死国民党巡警4人。泰兴县委因此决定提前一天开始暴动,如皋立即准备响应。因驻搬经文武殿的如皋县警察分队调出两个班到泰兴分界去镇压泰兴农民运动,只留一个班在文武殿,县委军事委员徐芳德便抓住战机,决定首攻文武殿,他连夜组织了四百多名农民,在5月1日凌晨包围了文武殿。军警负隅顽抗,徐芳德见机行事,他组织农民找来很多柴火,火烧文武殿,取得“五一暴动”的首攻胜利。
朝西庄会师
火烧文武殿,一时间震动四乡八野。当晚,暴动的农民聚集到了朝西庄,举行誓师大会。
朝西庄誓师大会的历史让当地人非常自豪,在葛存荣老人的热情指引下,记者在村内的一条小路旁看到了一座古井,它见证了80多年前那个震撼的场面。葛存荣说:“当时,参会的人员有三、五千人,吃水非常紧张,就是靠这口井来供应饮水的。”
“霹雳一声震乾坤,打倒土豪和劣绅,往日穷人矮三寸,如今是顶天立地的人,天下的农友要翻身……”一首《农友歌》,生动描述了当时暴动农民的战斗热情。
起义遭镇压
其后的数天时间里,农民暴动取得了节节胜利,在如皋西乡与泰兴东乡形成了巨大影响,参加暴动的农民越来越多。“五一农民暴动”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恐慌,国民党调集大量军队,进行疯狂镇压。最终,暴动队伍因敌我力量悬殊而溃散。作为一座红色村庄,朝西庄遭到了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村民孙玉美说:“过去房子都是草棚,被反动派一直从南边烧到北边。”
“五一农民暴动”后,国民党在如皋大肆搜捕共产党人,一批党员英勇就义,作为暴动领导组成员之一的苏德馨便是其中之一。在苏德馨的家乡九龙口,他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先烈的事迹激励了很多后来人。如今,村民丁忠山就致力于村庄红色记忆的挖掘和整理,他说:“如果没有革命前辈的奋斗和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老区人民不能忘记革命前辈的光辉事迹。”
“五一农民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的意义却极为深远。暴动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为建立如泰红军游击区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