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资料频道 > 如皋党史 > 史海回眸 > 正文

抗战时期日军在如皋地区设立“慰安所”情况概述

1938年3月19日,日军铁蹄践踏如皋城。接着,以白蒲、丁堰为基地,疯狂地向全县扫荡、侵占,推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大肆烧、杀、抢、掠,强奸妇女,无恶不作。

与此同时,日军在如皋重点集镇的驻军所在地,均相应设立“慰安所”,在汉奸的帮助下,四处劫掠妇女,强迫她们充当日军士兵的性工具。

在如皋城,伪维持会为了满足“鬼子”的兽欲,于长巷东尾的广雅楼设立“慰安所”(市民时称“妹妹居”),抓来乡下和船家民女充当“慰安妇”。并强行规定在城妇女一律不准出城。

驻丁堰镇日军占据已随部队撤往四川的国民党人王郁斋家的空房子(地址现为丁堰镇三桥街沿河43号),设立“慰安所”。

驻石庄镇大同油坊(现为石庄铁工厂)的日军,在石庄镇东大街吴家浴室附近沙龙驹家设立 “慰安所”。“慰安所”由汉奸“所长”施文华负责管理和看守。此外,日军还在石庄镇南街小地主冒建山家也设立一处“慰安所”。

驻磨头镇江宝瑞家 (现地址为磨头镇磨头居委会16组) 对面的日军,在江宝瑞家隔壁王家(王家原为卖水果、蔬菜摊贩,日军侵占磨头后,全家逃离)的空房子里设立 “慰安所”。

驻白蒲镇地主郑光五家的日军,在距驻地约四、五十米的白蒲镇史家巷1号(时为“中兴旅社”)设立“慰安所”,负责“慰安所”管理和看守的是地方恶霸顾进凡。现住白蒲镇勇敢居委会7组许承湖的保姆钱莲曾被抓去,后被许承湖父亲重金赎回。

日军在如皋强抓民女充当慰安妇的暴行,是日本军国主义在如皋所犯下的又一项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行。

2007年5月,家住白薄镇杨家园村的九旬老人周粉英,在家人的鼓励下,公开了1938年在白蒲“慰安所”这座人间地狱里被强迫充当慰安妇的血泪史。

1938年3月19日,日军侵占白蒲。几天后,从小给倪金成做童养媳的周粉英(时年22岁)和嫂嫂吴群俩人听到日军下乡抓“花姑娘”的风声,惊恐万分,躲藏在邻居家用来磨面的磨盘下面,也没敢出来吃饭。但她俩最后还是被汉奸和日本士兵找到了。在磨盘被掀开的一瞬间,周粉英和嫂嫂被吓得魂飞魄散,瘫倒在地。

她俩被“鬼子”捆绑后,抬到一辆独轮车上,像牲口一样被拉到白蒲镇的“慰安所”。一同被抓进去的还有其他村的姑娘共20多人,她们都成为“慰安所”内固定的“慰安妇”。

进入“慰安所”后,她们都被编了号,因周粉英长得最漂亮,被编为“1号”。她们每天都要遭受“鬼子”的多次奸淫蹂躏,“鬼子”来叫她们,只喊编号,没有名字。一旦有人不愿意,日军就持刺刀威胁,并会遭到的毒打。“慰安所”昼夜都有日本士兵轮班看守,连她们上厕所也有人跟着。每晚,姐妹们凄惨的哭泣声不绝于耳。周粉英的眼睛也一次次哭肿了,导致年老后双目失明。

后来,陆陆续续共40多个姑娘被抓进“慰安所”。

幸运的是,约两个月后,周粉英被白蒲镇上一名有势力的官吏花了一大笔钱,从“慰安所”里赎了出来。

周粉英虽然跳出了“火坑”,但这段屈辱的经历,使她多年来承受着难以言表的精神折磨和肚子胀、小便多、浑身疼的病痛折磨。

国仇家恨,激发周粉英的丈夫倪金成参加新四军奋勇抗日,不久在泰兴县壮烈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中共如皋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资料来源:(1)日军在如皋地区设立慰安所情况调查材料;

(2)2007年5月8日《扬子晚报》A5版《如皋九旬妪公开“慰安妇”身份》;

(3)2007年5月9日《扬子晚报》A4版《关注如皋“慰安妇”》;

(4)2007年5月10日《扬子晚报》A3版《关注如皋“慰安妇”》。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邵金勇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