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7月,新四军东进到如皋西乡,接管了励志中学。他积极参加对学校反动势力的斗争,成为学校学生运动的活跃人物。1941年,励志中学所在地鞠厦被日寇占领,学校停办,他仍积极组织进步同学,参加社会抗日活动。后转至如西中学简师科继续求学,于1943年毕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小学教师、校长、泰县曲南区文教助理、县政府督学等职。任职期间,他积极贯彻抗日民主政府的教育方针,坚持游击教学,并经常深入到边区进行抗日民主教育,以学校为阵地开展反伪化斗争。同时还推行学校的教学改革,一方面倡导自学辅导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启发式,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着重理论联系实际,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创建了有学校师生和地方群众参加的卢桥村剧团,配合当地的政治武装斗争,自编自演抗日斗争故事,积极参加惩处汉奸的斗争,既在斗争中打击了敌人,又教育了学生和群众,还培养了一批干部,受到一专署文教处的表扬,三分区《江潮报》对他的事迹专门作了介绍。
1946年夏秋之间,我主力部队经七战七捷后进行战略北撤。县领导安排他北撤,他坚决要求留在南线坚持斗争,积极组织动员全县教师,坚定革命立场,配合地方游击队,开展敌后斗争。
1947年1月,国民党以1个团的主力,配合如黄线各据点的敌人对我军进行合击“围剿”,张正煜在石家荡陷入了敌人重围,数次突围未成被捕后被凶残杀害。张正煜壮烈牺牲以后,敌营长不寒而栗地自语道:“像这样的共产党员,是永远征服不了的。”下令抛尸荒野,不准掩埋,以发泄他对这位征服不了的共产党员的刻骨仇恨。但是,好心的群众却于当夜悄悄地将他的遗体运送到他的家中。人们在为他安葬时,发现正煜被戳了7刀,中了两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