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资料频道 > 专辑 > 如皋年鉴 > 2008版 > 正文

如皋概览:民俗风情

【方言】如皋方言属江淮官话泰如片,受吴语影响较大,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亦有渊源。如皋方言小片含今如皋市、如东县、海安县、泰兴市和东台市南部及张家港市段山地区,总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00万人,以如城话为代表。如城及周围地区操如城话。如城以西3公里外即有泰兴话韵味,细音摩擦明显,称为西乡话。白蒲、薛窑两区与通州市交界,为两地过渡方言带,其南半部语言均带有南通话特征的两套齿擦音,称为南乡话。南境永安沙一带成陆仅数十年,移民来自18个省区,其后代虽操如皋方言,但村、圩间每有差异,称为圩田话。【习俗】如皋居民以汉族为主,民风淳厚质朴,民俗与扬州相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饮食、服饰、住行、婚姻、生育、寿诞、丧葬、节庆、祭祀等方面的独特的民俗风情。旧时,如皋岁时习俗有立夏中午吃甜菜、儿童称体重,端午节吃粽子、儿童戴百索和香袋,中元节烧经祭祖、“斋孤”,中秋节吃月饼、藕饼、鸭子等,尤以春节前后祭祀活动为多,且伴有诸多禁忌。婚丧习俗有新娘子结婚当月内不能到亲友、邻居家串门,丧事中“烧冥屋”、演“僮子戏”等。寿辰习俗中的贺百岁最为隆重,主家要烧制“百岁碗”赠与亲友和乡邻。民间有做“青苗会”,演“僮子戏”,唱“仪兴调”(越剧)、“下河调”(扬剧)、“七字段”,春节期间演荡湖船、踩高跷、扯扯腰、打花鼓、舞龙灯、唱道情等习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禁止各种封建迷信活动,社会文明程度逐步提高,民俗亦发生很大变化。传统节日中一些不健康的旧习俗被扬弃,有些节日被赋予积极健康内容,同时还逐步形成了一些新风俗。

(编辑部)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王磊
0

有害信息举报